
(一)为什么教师必须注意大脑的养护?
1.用脑多:教师一般用脑时间较长,脑力劳动强度较大,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和养护,营养物质、氧气供应不足,体内物质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、乳酸等不能及时排出,体征会呈疲劳状态。大脑在经受长时间单调重复的刺激后,脑神经细胞也随之出现疲劳,大脑便产生一种自动性保护的生理反应而转入抑制状态。长时间、高强度用脑,会导致大脑功能减退。
2.脑缺血:教师常伏案工作,颈部会长时间前屈,因而负责供应大脑血液的血管会受到轻度压迫,从而使大脑供血不足;同时身体前倾,胸腔变小,呼吸时吸入的空气减少,容易使大脑供氧不足,继而头昏脑胀,降低工作效率。此外,不少中老年教师有脑动脉硬化,更是脑缺血的重要原因。
3.锻炼少:有许多教师由于工作忙,不重视体育锻炼,因而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,也对大脑的健康不利。
因此,教师在长期的脑力劳动中必须按照大脑活动的规律合理地运用脑力,并注重对大脑的养护。
(二)如何养护大脑?
1.合理用脑:合理用脑,适时调节,及时消除大脑疲劳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是有规律的,当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时,大脑相应区域的神经细胞就处于兴奋状态;如果思维活动时间过长、强度太大,则又会转入抑制状态,出现注意力不集中,思维迟钝,效率低下。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稍事休息,也可适当进行一些娱乐或体育活动,以使紧张的脑神经得到松弛。通过体育、娱乐等主动活动,使大脑皮层得到积极休息,之后,大脑就会更好地发挥其功能。
2.劳逸有度:做到起居有常,劳逸结合。每天的学习、工作、休息、文体活动、睡眠要有合理的安排,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这样便可使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与抑制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规律,形成大脑活动的动力定型,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大脑功能,使人能保持充沛的精力,大脑因而也会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。
3.适当锻炼: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使绷紧的脑神经得到松弛,还能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,使大脑得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供应。
4.合理饮食:教师是脑力劳动者,长期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,应及时补充在脑力劳动中所消耗的营养物质。大脑所需的基本营养主要有以下几种:
1)碳水化合物:大脑活动会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,主要是葡萄糖,约占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葡萄糖的三分之二;而葡萄糖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成的。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米、面中,故平时一日三餐应吃足主食,保证人体所需要的能源。
2)蛋白质:蛋白质是构成脑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,而大脑细胞中的蛋白质,经常处于不断更新过程中。教师长期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,脑细胞代谢旺盛,蛋白质消耗量很高。此外,蛋白质中的谷氨酸能消除脑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对脑的毒害,对大脑有保护作用。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有鱼、肉、禽、蛋、奶及谷类、豆类和干果类。
3)维生素:维生素对维持脑细胞生长发育、调节大脑功能,具有重要作用。维生素B1能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,提供脑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源;维生素C是蛋白质和糖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;维生素B6和B12能维护和镇定脑神经细胞。维生素广泛存在于谷类、蛋黄、胡萝卜、蔬菜和水果之中。
4)卵磷脂。大脑兴奋传导需要乙酰胆碱作为介质,胆碱是合成乙酰胆碱的原料,而卵磷脂经过消化可释放出胆碱。因此,卵磷脂是兴奋传导必须的原料,能强化大脑功能。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脑、肝、禽蛋和大豆。